酸洗色度
酸洗色度是通过将待测芳香烃类样品与浓硫酸(常用 95% m/m)按规定条件振荡、分层后,观察酸层(acid layer)所呈现颜色深浅来评价样品中可被磺化或被酸氧化而导致变色的杂质含量的一种质量指标。颜色越浅通常表明样品中引起硫酸作用下变色的杂质越少,产品纯度越高。
酸洗色度是通过将待测芳香烃类样品与浓硫酸(常用 95% m/m)按规定条件振荡、分层后,观察酸层(acid layer)所呈现颜色深浅来评价样品中可被磺化或被酸氧化而导致变色的杂质含量的一种质量指标。颜色越浅通常表明样品中引起硫酸作用下变色的杂质越少,产品纯度越高。
在规定温度和时间下将等体积样品与硫酸混合,待分层后比对酸层颜色与标准比色液或色卡。酸层颜色反映的是在硫酸作用下样品中能被磺化或氧化的成分(不饱和烃、极性杂质等)的存在情况,因此该方法能作为精制程度或杂质指示的快速检测手段,但不能直接定量说明具体杂质种类或含量。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工业芳香烃类(如苯、甲苯、二甲苯、精制溶剂石脑油等)的质量控制与验收,常被用作原料入厂检验、产品放行或过程监控的规范性试验。各标准在试样体积、硫酸浓度、振荡时间、温度控制、比色容器与标准比色液的配制等方面均有具体规定,以保证目视比色的可重复性和实验室间再现性。
主要官方标准与出处
中国:GB/T 2012-1989《芳烃酸洗试验法》(Aromatic hydrocarbons — Test method of acid wash),本标准等效采用 ISO 5274:1979,对试验步骤、仪器、标准比色液的配制及精密度给出详细规定。可在国家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或标准文本商店获取。国家标准开放平台
国际(ISO):ISO 5274:1979《Aromatic hydrocarbons — Acid-wash test》,为该方法的国际版本(历史性标准),说明了方法的原理与限制。国际标准化组织
美国(ASTM):ASTM D848《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Acid Wash Color of Industrial Aromatic Hydrocarbons》(最新版 D848-23 等),覆盖苯、甲苯、二甲苯及精制溶剂石脑油等样品,详细规定了色标容器、标准比色液和比色比对程序。该标准常用于行业规范与合同条款中。